
享生活·心服务
Enjoy life and heart service
专家谈:梅雨时节养生,重在健脾
- 分类:生活常识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05 20:0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梅雨时节雨纷纷,眼下又快到了入梅的节点。瑞安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在此期间均会有可观的降雨量,又时值将要入夏,潮湿与闷热交织夹杂在一起,民众饱受“湿气”困身之苦。现邀请我市知名养生专家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叶方益支招这个特殊时期里的一些生活起居保健细节:
专家谈:梅雨时节养生,重在健脾
【概要描述】 梅雨时节雨纷纷,眼下又快到了入梅的节点。瑞安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在此期间均会有可观的降雨量,又时值将要入夏,潮湿与闷热交织夹杂在一起,民众饱受“湿气”困身之苦。现邀请我市知名养生专家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叶方益支招这个特殊时期里的一些生活起居保健细节:
- 分类:生活常识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05 20:01
- 访问量:
梅雨时节雨纷纷,眼下又快到了入梅的节点。瑞安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在此期间均会有可观的降雨量,又时值将要入夏,潮湿与闷热交织夹杂在一起,民众饱受“湿气”困身之苦。现邀请我市知名养生专家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医师叶方益支招这个特殊时期里的一些生活起居保健细节:
梅雨季节湿邪作祟
他指出,很多人一到梅雨季节,首先的感受就是无论是周围环境,还是自己身体,似乎都是黏糊糊的,还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腹胀和腹泻等脾胃不适症状,常伴有头昏、嗜睡、精神萎靡和肢体困重乏力,甚至湿疹、皮肤癣等也会高发。其实,按照中医理论“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性重浊,易下趋、袭阴位,湿性黏滞,易兼他邪”,这些现象皆由“湿邪”作祟的缘故,且迁延缠绵容易反复,故而人体与“湿邪”的斗争是一个“持久战”的过程。
环境、运动尤为重要
叶方益进一步表示,上述“湿困”症状与中医脾胃运化功能大有关系。针对梅雨时节“湿邪”为患的特点,他建议从环境、运动和饮食三方面入手。环境上,要做到勤通风,防潮防霉;生活上,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运行和加速体内水液代谢。
梅雨季节注意饮食
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饮食上宜多健脾化湿。按照中医理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运化水湿的关键”,故应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同时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和酒,尤其避免食用被霉菌污染过的食物,以防中毒。
此外,还可多吃一些具有健脾化湿功效的食物如扁豆、薏苡仁和冬瓜等。夏日出产的水果,大部分能较好地消除暑气。其中尤以西瓜为佳品,其属消暑生津止渴的首选,中医称其为“天然白虎汤”有良效。但也要掌握适量原则,西瓜不适合冰冻太久食用。另外,家里还可适当备些祛湿祛暑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克痢痧胶囊等,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送医院明确诊治为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